追光语记 | 陈思翰:生命流淌,泛舟求索
编者按
研讨沟通,精雕细琢,合理规划,平衡精力,在浩瀚学海中探索;志愿奉献,知行互补,修己安人,走向共在,发展朋辈心理互助事业;“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游走、灵活的“游艺”中,感觉生命的流淌。
每个人都能去自主地规划生活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为自己的生活和交往做出选择, “追光语记”第二十四期,让我们一起走近2021年度京东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历史学院2018级本科生陈思翰,感受他的探索和平衡。
精雕细琢,游学海之无涯;
脚踏实地,献个人之力量;
探索未来,寻人生之可能;
游艺生活,感生命之流淌。
资料卡片
陈思翰,历史学院2018级本科生,辅修法学第二专业。综合GPA 3.94,辅修GPA 3.92。曾参加德国慕尼黑大学校级交换项目、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历史学会口述史志愿项目,曾参演学校话剧《吴玉章》,现任学校朋辈心理中心理事长团成员、院排球队主要队员。曾获“海国图志”世界史专业论坛论文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写作大赛论文组一等奖、“创新杯”一等奖(第一作者)、“大创”市级立项。曾获优秀学生干部一等奖学金、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学金、中国农业银行奖学金、“壮丽70 同心人大”专项奖学金等荣誉奖励。
研讨沟通,精雕细琢
公益菌:可以请师兄分享一下有关论文的写作的经验吗?
人文类专业会比较强调学术写作,我们的培养方案里面大二要求写一篇原典读书笔记,其实也是一篇论文,大三要写一篇正式的学年论文,大四最后有一篇毕业论文,相当于每年的学习任务就是围绕着一篇论文来展开的。论文会体现你的知识积累,你的思维方式,你的语言表达等等各方面的学习成果,所以人文专业学生可能会更偏向于一种以学术写作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经验其实谈不上,都是初学,可能就是多跟老师交流吧,人大的老师一方面学术能力都很强,另一方面也愿意带学生,我的这几篇论文也是老师带着做的。从提出问题、阅读背景文献、收集资料到初步成稿,然后再慢慢修改打磨,每一篇论文大约是要用一年完成的。这可能是人文专业的知识生产在今天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面临许多困难的原因之一,但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时间管理
合理规划,平衡精力
公益菌:辅修法学会在本来自己的专业上面又多加一个专业,时间规划上会不会容易冲突?
第一还是要有基本的目标规划,确定专业、职业方向后,围绕这一目标合理安排日程。第二是在短期内的日常规划,每周可以自己做一个小规划,协调一下各板块的时间,这确实有点难度,对我来说也是这样的,有时候可能会被迫牺牲掉一些生活的、娱乐的时间,当然,我自己的底线是原则上不熬夜,从不通宵。我修的是第二专业,25个学分,我会比较均匀地把法学的课分在每个学期,差不多每学期自己本专业课加上法学课和个别其他专业感兴趣的课,总共没有超过30学分,这个是我自己的原则吧。所以平衡的话,一是我认真地在学本专业的东西,二是以本专业为主,然后每学期一般就一两门辅修的课,我把它均匀地进行规划,就没有特别多的冲突。当然,代价是我这学期还需要花很多时间上法学的基础课,实习方面的计划可能需要延后。
兴趣与适合,服务与奉献
公益菌:师兄在学生工作方面有什么心得体会吗?
我大学四年一直在党委学生工作部指导的校级学生组织中工作,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获得了很多成长。在校级学生组织还有幸参加了很多其他重要工作,包括重大活动的后勤保障、防疫志愿工作、校园迎新等等。学生工作虽然还不是真正的职业状态,但我觉得仍然是在本科阶段值得探索的一个领域。
对我来说,一个关键词是志愿奉献。习总书记说,“青年人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强调的是正确的价值观。结合实践来看,在学生组织中留任到高年级,承担的任务和付出的精力其实都是更多的,这需要有一种志愿服务的意识,而非纯粹的得失计量;另一个是知行互补,人民大学是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独树一帜的高校,许多同学的专业知识背景都与社会、与人有关,这和校园学生工作经历之间其实存在互联互通的可能性。我最近在读组织社会学方面的书,会发现许多大一时初读觉得抽象的学术概念,其实在校园学生组织这样一个微观场景下都能找到对应的经验现象,这些现象与相应的解释机制,与文献中的经典理论既有相同也有分异,简言之,学生工作完全可以是我们的“学术田野”。我非常感谢党委学生工作部的老师们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和对学生的培养,将来回望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活,这是一段必然不会忘记的经历。
公益菌:那学生工作和学习之间会有互相影响吗?
我觉得还是需要平衡取舍吧。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在学生学业发展协会工作,这本来就是一个强调学业互助的共同体,有许多优秀的前辈向我传授了经验方法。到高年级,专业课程量相对少一些,我在学生工作上的投入会更多。其实正如我刚才所说,学生工作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学习并不全然对立。今年是朋辈心理中心建立十周年,在学校“双一流”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交叉平台的支持下,我们其实做了很多带有研讨性质的工作。我自己是学历史的,正好主要负责组织编写朋辈咨询项目的十年发展报告,从整理档案、构思框架到每部分内容的取舍安排,其实都是对历史编纂技能的一种应用。如果我们对每天接触、身处其中的一个微观共同体的十年变迁都不能梳理和解释清楚,其实也很难有信心说作为渺小的个体,我们可以把握更长时段的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历史。
在今年11月的朋辈十周年论坛上,胡百精副校长提出朋辈心理互助应当是一项“修己安人”、“走向共在”的事业,在我的理解中,这其实是非常高的要求和期望。要领会和贯彻这一要求,既需要我们踏实工作,把手中的每项具体任务按要求落实,也需要我们对古今中外的文化传统有所涉猎和思考。高校朋辈心理咨询源于美国,如何在本土的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下适应和发展,“修己安人”的中国古典传统、“认识你自己”的西方古典传统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如何接榫,又如何在高校环境中具体践行,影响到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一系列兼具实践意义和学理价值的问题,即使我们还只是一个学生组织中的本科学生,这仍然是值得思考的。
探索可能,寻求平衡
公益菌:师兄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一下自己吗?
探索和平衡吧,我不是一开始就有非常明确规划的人,有时候是凭感觉做事,无心插柳的那种。我自己有个不太成熟的看法,大学的“时间规划”和对人生“时间结构”的理解有密切关联,每个人的一生都平等地拥有生和死两端,但联结这两端的时间过程是千差万别的:如果将人生时间看作一段有方向的线,每一阶段都是为下一阶段做准备,那么大学规划需要服务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强调做每件事的效率目的;如果将人生时间看作大小相叠的螺旋线,大学四年或七年的成长历程是职业生涯的预演,那么一花一世界,我们在校园内“模拟”环境下作出的选择很可能就是未来数十年生活轨迹的缩影;如果将人生时间看作多边形的边界线,每个阶段有着彼此相对独立的价值,人生在总体上是足以容纳多个价值目标的,那么大学阶段“学以致知”、仅以知识本身为目的的学习也并非全然不可能……
我没有办法判断各种时间结构观的优劣,我也会有迷茫,并且认为我的家庭条件、我的成长经历所塑造的个人性格,以及社会当下的发展阶段,都还不允许我漫无边际地追逐个性和志趣。不过,我愿意并且已经出发去寻找一种平衡折中:一方面,我必须要有功利导向的思考,要去规划、去竞争、去衡量得失;另一方面,我还是觉得应该思考和实践,如何渐进地成长为真正独立自主有边界的个体。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面临着不同于上一代人解决温饱生存的任务,也就需要更多地思考“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人应当追求的”。正如马克思在论述青年人择业时所言,“我们并不总是能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确立了”,但是,“重视作为我们职业基础的思想,会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思想的尊严赋予所有职业以意义。
游艺人生,正确认知
公益菌:师兄有过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时候吗?有过类似于面对困境或者对未来方向不确定的经历呢?可以分享一些经验吗?
我觉得有的时候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吧,这可能也和我的专业训练有关系。人文专业它的英文叫Liberal Arts,是非常个人化的,自由无拘束的,需要你去挥洒自己生命的一种艺术。一般翻译是“人文”,但是我觉得一个比较好的翻译是“游艺”。国学馆门口有一句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艺”有一种游走、灵活的感觉,让你感觉到你的生命在流淌。在传统社会中,这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人生理想,但我觉得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能够并且应当去践行,总体上来讲,它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去自主地规划生活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为自己的生活和交往做出选择,同时也意味着承担责任。换言之,不确定性或许并不是需要克服的障碍,而是有意义的生活的构成质料。大一读过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对我影响很大,讲的也是这个问题。
公益菌:有些同学因为一些学业压力和朋辈竞争的问题产生焦虑的情绪,请问师兄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焦虑?
对于高考刚结束进入大学的同学来说,本来就有一种很强烈的惯性或者说固有的思维,就是单一线性的分数竞争,要跳出这个思维确实挺难的。我也没有特别完整的思考,如果一定要说建议的话,有的时候或许需要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赛道,探索属于自己的“生态位”。人类社会的历史很短,而自然演化的历史很长,其中积累的智慧或许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种的生存法则不是一味变得强壮高大,而提高是对特定资源的利用能力,形成适应环境的比较优势。
第二是关于“内卷”,这也是困惑我至今的问题,我只能尝试从教育本身来理解。我觉得教育的功能至少有四个维度:两个维度的工具性价值,两个维度的非工具价值。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可能有两个大的目的,一个是因为对将来职业有用,另一个是教育本身是好的,我认为这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对职业有用,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资源分配,柯林斯的《文凭社会》讲了很多,学历比较对于稀缺而体面的就业岗位而言是一种有效率且相对公平的分配机制,在此意义上,内卷是现实存在的,其程度受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第二类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将职业技能传授给下一代劳动者,每个人出于自利或压力,不得不提高自己的专业竞争能力,通过分工交换,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整体生产能力的发展,这个过程显然并非零和的“内卷”,而是在市场调节下共同“将蛋糕做大”。
教育对于共同体建构和对于个体的价值,一类是塑造社会共识,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但是为了共同体运转,人和人交往又需要有一些基本规则和共识,从中小学的普通话学习、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训练,到大学的职业共同体培训,其实都在致力于塑造共识。每个人未来的发展都依赖于社会共同体和职业共同体,在这一意义上,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某一专业,不是内卷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保障,设想一种极端情况,假如某个专业只允许一个人学习,“内卷”必然不再存在,但行业本身也随之解体了。另一类就是我说的“游艺”,知识的目的是知识本身,学习是对个人智识的满足,在这一层面,人和人之间不是互相排斥的博弈关系,也无所谓内卷。简单说来,教育的四层维度,仅仅用一个“内卷”或许是不足以概括的。以上是我目前对于“内卷”这个概念的想法,当然并不完善,我自己也不能跳脱出当下的环境,这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时代问题,相信大家会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祝陈思翰师兄能够找寻到人生的方向、继续杨帆前行,也愿同学们都能像师兄一样,游艺生活,感受生命的流淌,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
往期 ·回顾
策划 | 张作宾辅导员工作室
采访 | 王韵雅
整理 | 王韵雅
排版 | 翟梓彤
头图 | 高正筠